2001 來自靈魂的觸動~第二屆中華汽車原住民文學獎-得獎者作品 / 名單 -塔山下永遠的部落

來吉村,是特富野社鄒族人游獵而構築的聚落,成立迄今已至少200年。來吉位於阿里山鄉的北邊,東依塔山之下;「塔山」為傳說中鄒族的聖山,也是鄒族人死後靈魂的歸宿,塔山雄偉且帶著神秘的面貌,昂然矗立在來吉部落,像似守衛者的堅強氣勢守護著部落的生命延續。

  1999年9月21日凌晨,一陣天搖地動的世紀大地震,震垮了來吉部落西北方的一座大山,整座山像是「移走」般地移入到河流,阻斷流水的去路而形成了聞名遐邇的「草嶺潭」,至今尚成了台灣中部熱門的休閒去處。然而,大地震造成難以計數的崩山、地裂,塔山仍然屹立不為所動,像是盡忠職守的衛兵,捍衛來吉部落的安危。而保守傳統觀念的來吉耆老也因此做了以下天真純樸的評斷:「就是因為塔山擋住了大地震的震波,才不至於讓我們的部落遭受災害啊!可見我們這個地方要成為『塔山下永遠的部落』」。

  來吉部落從最早五個氏族的遷居、繁延至今已增至十二個氏族,從部落歷史的脈絡裡,不難發現來吉部落一直持守著「以特富野大社為中心」的角色扮演。2001年5月5日,來吉部落舉辦一項名為「鄒族傳統Siuski註節慶」之活動,活動內容中充分表達了小社與大社之間的新時代互動關係。

  活動舉辦前二個月,由各氏家族代表群聚籌備,研商如何迎接自母社到來的家族。由於這傳統習俗因時代變遷的種種因素,已停辦將近半個世紀,使得部落裡的年輕一代根本就未曾聽說鄒族有這樣的傳統習俗,而如此的現象,看在部落耆老眼裡那種心急、憂慮的神情,可想知舉辦這活動將帶來的重要文化傳承意涵。因此,為了慎重起見,籌備工作期間,就不時地向母社頭目、長老請示,以求把握最真的文化意義。

  5月5日寧靜的清晨,因著村辦公處的清晰又宏亮的廣播聲音,揭開了當天活動的序幕,瞬間部落裡來往的車輛顯得愈來愈忙碌,穿梭在部落裡,從這家族往返到另一家族,不一會兒,部落各處炊煙輕飄,夾雜著豬的哀嚎聲,聽來雖刺耳,但這樣的景象是鄒族人快樂的心情而非殺戮的悲情,因為這些忙碌的背後,都指向隨後而來的各氏家族團聚喜宴。有些好奇的外來訪客,夾在幾名部落裡快樂的殺豬人,他們拿著攝影器材,捕捉豬的哀嚎、滿是鮮血的刀與雙手、利刃劃過豬身、開腸破肚、分屍等鏡頭,其他遠從台北、台中等都會區的訪客則立於旁,當面部表情一副慘不忍睹之時,既可知其對當地文化習俗的陌生,見他們在一旁紛紛詢問那些正興高采烈的殺豬人:「唉唷!你們就是這樣殺豬的?」

  「對啊!要不然你們都用電死的?那樣不好吃的啦!」一位鄒族人回答他。

  一個簡單的對話,說明了文化上認知的差異,原住民聚落與多元文化社會的往來所造成的衝擊或融合,往往把處於弱勢的部落那種原有的社會結構、共識的生活倫理規約制度、對自己文化的價值觀…….等,皆因主、客觀之因素予以瓦解。Siuski活動為鄒族重要的傳統文化活動,乃特別注重在鄒族大社與小社之互動,因時代變遷而疏於辦理;甚至已經漸漸被現代鄒族人所遺忘,導致家族之間的關係漸行漸遠,鄒族人對自身認同的定位也愈來愈模糊,對於文化保存的價值觀未臻達到提升的效果,鄒族社會結構的未來著實令人憂心。所以,重現此Siuski活動,也是象徵鄒族人為抗衡異文化的不斷侵蝕之下所表現出的積極行動。

  上午大約十時許,活動的會場已經匯集了人群,而人群所見到穿著鮮紅的鄒族傳統服飾的人越多時,就知道活動即將正式開始。開幕的儀式將以種植赤榕(鄒族神樹)並恢復pa'momxtx(聚落守護神)揭序;因為守護神是附身於神樹上,而神樹必種植在聚落的出入口處。待特富野社頭目、長老及各家族代表的男丁都到齊後,隨即以步行前往距離部落約一公里處(即來吉往特富野的昔時步行古道出入口),抵達後,立即由頭目指示儀式的進行,先是手牽著手圍繞在神樹,同時開始吟唱”迎神曲”,看著他們吟唱的專注神情,以及小心翼翼地種植神樹的舉止,他們是多麼認真地期待部落的永存啊!儀式進行約三十分結束,所有人回到部落的會場。

  種植神樹,重現社神,可以說是活動的主題之一。回憶約50年前,因著基督教的傳入而使神樹遭到被砍伐消滅的命運,當時的情勢基督教勢力可謂佔了上風,縱使部落裡有反對砍除神樹之聲音,然而,基督教以其強勢之教義及救助物品發放雙管齊下,從此基督教漸漸取代了來吉鄒族人的宗教信仰。根據主導砍伐神樹的陳XX老牧師回憶說:「當我要砍除神樹時,其實內心極為掙扎且懼怕,因為我仍然相信碩大的神樹裡真有神靈在裡頭,如今要我砍除,非得藉著我現在基督教信仰堅強的意志,否則會遭致全家的厄運。當我拿起約2公尺長的鋸子開始前後鋸開神樹時,還鋸不到一半,突然全身盜汗、顫抖無力,我直覺不對勁,於是硬撐著身軀回到教堂祈求上帝保佑。一段時間之後,身體慢慢恢復舒暢,我又帶著新的信心回到神樹,繼續完成砍除的工作。當把神樹砍倒之後,因為想到神樹有著堅韌的生命力,為要徹底消滅牠,我還拿鹽塞入樹心,一段時間後,神樹沒了生命而終於消失在部落裡。」

  如今,種植赤榕,重現神樹之舉,基督教會的看法已經不同於過去,近來鄒族傳統宗教在部落間越廣泛地討論,從yoifo(巫師)到pa'momutu(類似俗稱土地公)之恢復傳統宗教等議題,確給基督教會帶來新時代的另一種衝擊,而教會如何調適?因應文化復振勢力的挑戰時,身為鄒族人而又為基督教傳教師之雙重身份者,面對這些議題時,又該立於何種角色?

  1995年8月7日鄒族文教基金會籌備會宣布成立,鄒族人試圖以本身立場探究鄒族文化復振之各項議題,並於每年定期召開之"鄒事會議"---即鄒族人談鄒族事之部落會議---展望鄒族之未來並尋求共識。如今已召開過七屆會議,從會議中凝聚共識轉化成為行動的依據,如鄒族學者汪明輝先生所言:「鄒族人正以自己集體的意志、語言和行動創造歷史,而這創造過程同時包括了對傳統的梳理重建及對未來理想目標的設定。」於是,鄒族文化中心之籌設及鄒語工作室、鄒文化工作坊、鄒的店、鄒族傳統空間工作室等相繼設立,以及各村落亦受到TANAIKU 河川生態保育成功的例子之激勵而陸續成立「社區發展協會」,鄒族人面對其居住之環境,似開啟自主意識的社區營造觀念,但是這種傾向以觀光為導向之社區活動,無形中產生了另一種文化存亡的抉擇窘境;當越來越多的人潮進入部落裡"觀光"抑或消費時,令人擔憂的是:從文化的面向來看,身為鄒族本身,自身的文化又將要開始面對另一文化型態的對遇,就是說,我們會想要以自己的文化作背景,去發展我們所謂特殊的文化觀光形式,呈現給來訪之觀光客,但是,我們必須先自問:我對文化聊解多少?例如:被問到這個地方為何叫“ XXX” ?發展起源又是如何?文化的表現不是只注重形式上的穿傳統服飾或唱傳統歌而已,乃是一種生活上的實踐;也不是注重在商業色彩的買賣利益上,而是一種珍惜、傳承。

  接下來的大半天即是母社(特富野)與小社(來吉村)的家族相聚,由居住在小社的家族邀請同一氏家族來訪,主要目的是讓家族的下一代子女認識親族關係,特別是以鄒族的傳統氏族觀念述說著;例如:漢姓中的安、鄭、武、洋,在鄒族的傳統氏族制度上是同源不可嫁娶,其他姓氏也同樣有如此的關係。另外,也藉著家族大團聚,讓耆老們口述著家族遷移的歷史,甚至整個部落的建立過程。過去幾年來,鄒族雖有以宗親會之名義舉辦家族團聚之各種活動,但因漢化作風過於強烈,活動之設計也以官方準則為遵循依據,表現出來的行動難以見得鄒族文化深度之意涵;就程序上的安排竟也有唱國歌、向國父遺像敬禮……..等莫須有的項目,(最近一、二年內雖已不復見),而且交談時使用母語的機率少之又少。諸不知舉辦宗親會的主要宗旨在哪兒呢?雖說關心文化傳承給下一代之議題上,大家總是大聲疾呼,然而卻往往忽略了現代社會衝擊的客觀因素,因此不少鄒族人以各種活動想表現對文化傳承之重視,但當活動結束之時,一切又歸於急速變遷的大社會洪流裡。

  來吉部落的東邊依然矗立著雄偉的塔山,一直維繫著來吉部落的象徵意義。今日的來吉,受到經濟變遷的影響,部落族人累積了對大環境變遷的回應行動—把部落發展成假日休閒觀光的條件,從環境美化到設置觀光景點、建構民宿山莊、歌舞表演等。似乎把一切的指標都指向如何滿足外來遊客的感官需求!藉著舉辦活動吸引外界,甚至透過媒體報導,果真有預期的效果,舉凡假日期間,遊客穿梭在部落裡,他們帶著新奇的眼神觀看部落的一切,以滿足自己的享受。反觀那些因年老體衰無法再上山工作而留在家中的老族人們,總被一群遊客的好奇追問下,因為語言溝通的問題,常常顯得不知所措,但卻不能說是”愚拙” ,因為當部落的純真漸漸消失之時;當鄒族人開始憂心部落文化的消亡之時;當現今族人已經變向文明人的自私自義、唯利是圖的動機效應之時;當族人再一次找尋「部落」的痕跡時。這些老人們卻是可依循重建部落的唯一管道啊!

  世界文明的產物,把人的生活推向遠離了良知的本性,人與人之間的相處,隔著層層偽裝的假面孔。早先族人因狩獵開闢領域,為奪生存的空間而抵抗外族,其中所付出的代價成了族人共生共榮的有利條件,使得這種生命的動力所形成的部落,已然深深建立在與大自然的來往尊重上,塔山下的永遠部落,就是希望在這基礎點重新出發,營造部落新風貌。縱使在傳統與現實的夾縫中,極其辛苦;甚有被誤解成舉辦活動只是歡樂嘉年華會?!但是Siuski對來吉人的文化生命延續中所佔有的意義,相當重大,而其終極的目的,就是藉由活動的神聖、莊嚴,持續部落裡的傳統特質。

  塔山將會是鄒族文化象徵的最後一個標的物嗎?若是,那還算是樂觀的!因為,塔山若是鄒族人靈魂的歸宿,那麼它就愈加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再生資源,有一天,或許穿著鄒族服飾的不一定是鄒族人;或許走訪塔山獵場也不一定再是鄒族人;然而,塔山永遠不會改變—成為「來吉部落」存在的依據,從古至今,且將持續到永遠。


這篇文章是 鄭信得先生  所著    ,鄒族來吉人,文史工作者/牧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ulunanabaic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